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2019年9月5日,袁隆平在接受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独家采访时,为听众背诵自己喜欢的《七律·长征》袁隆平最喜欢的诗记住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默哀,致敬!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袁爷爷喜欢吃

喜欢吃米粉、油炸食品、最喜欢的就是猕猴桃、还有糖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 1976 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 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 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 911.7 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 619.06 公斤,全年亩产达 1530.76 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 1981 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 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 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 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经常向人提及,他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前者是指通过持续的科研攻关,实现亩产提高,目前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超过 3000 公斤的目标,袁隆平团队的长期目标是杂交水稻亩产一季达到 2400 公斤,两季达到 4000 公斤。后一个梦想是指通过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的科研培育,让荒地滩涂都能种上水稻。今年元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召开的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就宣布,目前他们已在全国签约 600 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 8-10 年实现 1 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